长春建筑学院土木工程学院2025年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八)

发布者:土木工程学院发布时间:2025-02-21浏览次数:10

为贯穿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广大青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激发青年学生在基层建设中坚定信念、提升能力、做出贡献、反哺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为此,长春建筑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泛号召并大力支持青年学子们进行“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坚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宗旨,秉承“自主申请、自愿报名、因需设岗、属地管理、就近就便”的原则,引领青年学子返回家乡参与实践服务家乡建设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入基层、服务社会,用实际行动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中贡献青春力量。积极组织开展2025年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王增虎,社团指导中心工作人员,土木2301班学生。于2025年2月15日在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共青团山阴县委进行志愿服务。实践心得:山阴县志愿服务岗前,一面鲜红的团旗在晨光中格外醒目。这是共青团山阴县委设立的志愿服务示范岗,每天都有青年志愿者在这里为群众提供便民服务。志愿服务岗不仅是服务群众的窗口,更是青年成长的摇篮。在这里,我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如何解决问题,这些都是在课本上学不到的宝贵经验,只有在切身投入时,才会有更深入的感受。更重要的是,我在思想境界和人生规划方面有了更加清晰地认识。在志愿服务岗,我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在热心同事朋友们的帮助下,抱着学习和锻炼心态的我很快便融入了这个大家庭,用微笑传递温暖,用专业提供服务,用坚守诠释奉献。这方小小的岗亭,见证了无数感人的故事,也见证着青年志愿者的成长,这段实践中的许多经理更是令我刊心刻骨的。其次,通过实践工作,我提升了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我学会了如何让有效的跟他人合作,锻炼了自己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总的来说,这次实践让我从中获得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这将成为我继续前行的力量和动力。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我会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为家乡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李勇泰,体育部工作人员,土木2303班班长,共青团员。于2025年2月1日在永吉县黄榆乡九年制学校的后勤部门展开社会实践工作。实践心得:在后勤部门我的主要工作是协助后勤人员进行物资调配、入库登记和出库盘点。第一天,老师就带我熟悉了仓库环境,并讲解了各类物资的分类和摆放规则。看着货架上整齐排列的文具、体育器材、清洁工具等,我深感后勤工作的细致和繁琐。物资入库登记和出库盘点则是后勤工作的另一项重要任务。每次新物资到货,我都会协助老师进行验收、登记和入库。我们严格按照流程,核对物资的数量、规格和质量,并详细记录在册。出库时,我们也会仔细核对领用单,确保物资流向清晰可查。这些看似简单的工作,却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任何一个小小的疏忽都可能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在实践中,我也遇到了一些挑战。比如,刚开始时我对物资的分类和摆放位置不熟悉,经常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寻找所需物品。后来,我利用空闲时间反复记忆,并制作了简易的仓库平面图,终于克服了这个困难。还有一次,我在盘点时发现账目和实物不符,经过仔细排查,才发现是之前登记时出现了笔误。这次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后勤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实践虽然短暂,却让我受益匪浅。我不仅学到了许多实用的技能,更体会到了后勤工作的辛苦和不易。正是这些默默奉献的后勤人员,保障了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他们就像一颗颗螺丝钉,虽然不起眼,却不可或缺。这段实践经历让我对后勤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我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环境。我相信,这段宝贵的经历将激励我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加努力,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