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突出钢结构特色专业方向的学科优势,积极探究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式,打造品牌“金课”,大力培养学生沟通、协同和动手能力,土木工程学院钢结构教研室于2019年7月8日下午1时在TM410教室召开“《钢结构施工技术》教学改革汇报会”。校长助理兼土木工程学院院长邹建奇、副院长陈敏杰、各教研室主任及老师莅临此次汇报会,钢结构1601班、建1603班和建1604班全体同学参加。会议由钢结构教研室主任常秋影主持。
汇报会的第一个环节由钢结构教研室李厚萱老师汇报《钢结构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法和成效。首先,李厚萱老师介绍了本门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和意义。接下来,李老师通过使用“超星学习通APP”现场的教学演示向与会的领导和老师展示了“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运用超星学习通移动课堂互动系统(如课堂签到、抢答、选人、测验、投票、多屏互动、讨论上墙、课堂报告等功能)可以达到提高课堂活跃度,提供覆盖所有课堂教学活动的课堂互动功能。在线上和线下教学中应用“移动教案”,按照教学计划,教师可提前在超星学习通上组织教学内容,有序安排资料推送、签到、问答、抢答、投票等教学活动,方便课堂发放并易于复用。移动教案功能可以让教师在课前轻松完成课堂上准备进行互动的教学内容。让教师在课堂上轻松发放自己预先准备好的各种问题、作业、资料及投票等,在课堂上教师将利用课堂互动系统的各个功能实现精彩生动的移动式课堂。这种教学改革方式,不仅引入了“智能+教育”新教学途径,增强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而且全面提升了学生学习效果,睡觉、溜号、玩手机现象基本消除。不仅教学模式新颖灵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同时也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识别能力,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学质量显著,具有极高的借鉴和推广价值。 在“线下”教学环节中,李厚萱老师在本门本门课程正常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又结合《钢结构施工实训》和《钢结构加工制作实训》下发任务,要求同学们分成两组分别完成“门式刚架结构模型”及“钢框架结构模型”。从成果上看,基本达到预期效果。 汇报会的第二个环节为上述两组同学代表李满和李高阳分别就本组的模型成果从前期构思及设计环节到构件加工制作环节到结构整体组装环节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团队“各工种”如何协同作业及各个环节中问题处理解决的方式逐一进行汇报。 汇报会第三个环节由土木工程学院陈敏杰副院长从模型设计的合理性和结构安全性两个方面对两组模型分别进行点评。对于两组模型的柱脚构造或是靴梁的设置,受力构件的荷载传递途径等不足之处进行修正,对于同学们的精巧的制作手工和空间思维的想象能力提出表扬。 汇报会第四个环节为专家教师评分和学生观众投票环节。与会各位专家教师按照模型美观度、结构合理性、制作精准度和施工准确性四个方面对两组模型进行评分,再参考学生观众投票结果,评选出吴勇成同学荣获“最佳个人奖”;钢框架结构模型队荣获“最佳团队奖”;李高阳同学荣获“最佳制作奖”;谢炜同学荣获“最佳创意奖”;李满同学荣获“最佳项目经理”;文中宪同学荣获“最佳总工”;潘帅众荣获“最佳技术员”;刘文超同学荣获“最佳宣传奖”。 汇报会第五个环节由校长助理兼土木工程学院院长邹建奇教授做重要总结。邹院长表示:教学的一个主要目标是对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李厚萱老师的教学改革研究立意新颖、目标明确,于2019年长春建筑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教学改革项目中立项;采用这种教学改革的方式,不仅能让同学们感受到书本上的铅字变为实体的真实感,还让同学们在动手制作和安装过程中掌握了钢结构构件加工制作的流程、熟知了钢结构施工的工序、提高了钢结构施工技术的学习兴趣,可谓是“一举多得”;并对李厚萱老师课程教学改革成果充分肯定,对李老师敢于挑战新兴教学工具的勇气十分认可,对李老师精益求精的态度充满欣慰。并鼓励广大同学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沉淀求真、提高自己动手实践的能力及专业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邹院长对本次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果非常满意,并为获奖的同学一一颁发证书和奖品,对我院今后各类课程教学改革充满信心。 汇报会的最后,钢结构教研室主任常秋影老师表示: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基所在,钢结构教研室以此为契机,在李厚萱老师的指导下,钢结构班级高质量完成了此次课程实训。在教学改革的路上,我们从未停止过脚步,在今后的教学改革过程中,也定将拓宽思路、大胆尝试,在创新中发展,做出更好的成绩。 汇报会在一片掌声中圆满结束。 |